1.一分钟手洗内裤并自然晾干
手洗内裤时,由于短暂的摩擦难以彻底去除纤维中的污垢,湿润的内裤在晾干的过程中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例如,一段时间后,内裤的裆部可能会变黄且硬化。因此,清洗内裤最好使用专门洗内裤的盆(使用中性洗涤液或者专用皂+手工清洗),通过持续的揉搓,特别是对裆部的深度清洁,然后用流动的水冲洗去所有残留物,之后用热水冲洗内裤,以实现杀菌和消毒的效果,最后将内裤晾晒在太阳下。或者,也可以选择使用专门设计用于清洗内裤的洗衣机,并添加消毒剂。洗净的内裤可以选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因为高温可以显著增强杀菌效果。
2.手机不常做清洁
研究结果指出,手机表面的细菌数量超过了马桶冲水按钮和电梯按键。由于手机的频繁使用,它可能积聚了大量的细菌,变得相当不洁。因此,专家建议每三至四天应使用含有75%消毒酒精的湿巾对手机进行彻底清洁。如果手机有外壳,在清洁时应先将外壳取下,确保手机的内外部分都得到适当的清洁,避免任何卫生死角。
3.擦手的毛巾不常洗
如果擦拭双手的毛巾不经常进行清洗和晾晒,那么它极易成为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滋生地,甚至可能转变为微生物的中转站。因此,大家要记得定期清洗擦手毛巾,并确保其常常在阳光下暴晒。
4.随意触摸公共设施
尽管公共设施和共享物品看似整洁,但它们可能隐藏了健康风险。举例来说,公共场所的卫生间门把手,尽管看上去干净,却可能携带细菌或病毒。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在使用这些设施或物品前,用含75%酒精的湿巾进行彻底擦拭,以降低接触传播的风险。在使用这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因为这些部位是病毒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使用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手,或者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消毒,进一步保护自己免受潜在的健康威胁。
5.经常用抹布擦桌子
研究指出,在一块抹布上可能存在高达5000亿个细菌。尽管使用抹布擦拭桌子是安全的,但必须确保抹布的清洁度。建议每三四天用含有少量碱的开水煮沸抹布5分钟,并在两到三个月后更换新的抹布。
6.在水龙头下冲洗生肉
生肉表面可能携带一些有害微生物,例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如果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肉,可能会产生飞溅的水花,这些水花可能会带着微生物污染整个厨房环境。因此,一个更好的方法是将生肉放入碗或盆中,加入水后轻轻擦拭生肉的表面,来进行清洁,从而避免水分飞溅。
7.木筷子长期不更换
使用竹木筷子一段时间后,其表面可能会出现磨损和裂缝,甚至可能产生霉菌。因此,建议在清洗后,先将竹木筷子晾干或烘干,然后再存放入碗柜中。此外,每周应使用沸水将筷子煮约半小时,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细菌或病毒。大约每三个月更换一批新的筷子也是一个良好的健康习惯。
8.起床就叠被子
在睡眠中,人体会产生大量的汗液和皮屑。如果一早起床就立即折叠被子,这些汗液和皮屑将留在被褥中,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条件。因此,建议早晨起床后不要立即整理被子,而是先将被子内侧翻出,让被子自然通风十几分钟再叠,或者选择不叠,以保持被褥的清洁和卫生。
9.打喷嚏时不遮口鼻
在正常情况下,人打喷嚏时会从口鼻中喷出大约 30万的细菌和病毒。因此,如果打喷嚏时不进行遮挡,这些微生物就会飞溅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打喷嚏应尽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并使用纸巾或手帕来遮盖口鼻,以防止唾液飞溅,降低病毒感染。
10.用纸巾包食物
在缺少食品包装袋的情况下,一些人可能会用纸巾来包裹食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纸巾中的荧光增白剂可能会与食物(特别是油脂类食物)接触后发生转移,而温度越高的食物,荧光增白剂的转移量就越多。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建议还是使用专门的食品包装纸、塑料袋或保鲜盒等工具来包裹食物。
11.上厕所中途冲水
许多人在上厕所的过程中,因为无法忍受气味,会选择中途冲水。然而,这种行为并不推荐,因为在不关闭马桶盖的情况下冲水,会产生一股向上的气流。这股气流会带动大量含有粪便的微小液滴以每秒2米的速度飞溅出来,甚至可能污染整个洗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