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NFT 由来的思考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以物易物,这个时候每个物品的彼此交换的价值完全由对方的需求来决定,交易的双方正好需要这样对方的物品,于是你的羊皮正好换了我的鸡蛋。狭义来讲,每块羊皮和每个鸡蛋可能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区别也许并不那么明显。
于是这种同质化的需求交换促使我们创造了货币「等价中间物」,使得大家的需求都被锚定了到了等价中间物上。由此我们看到了货币的演进历史,从贝壳,到金融币种,到纸币,再到今天电子货币还有未来的数字货币,其实本质对应的是一种需求的交换。
而 NFT 是什么呢?其实 NFT 的概念一直都存在人类的历史中。
NFT 全称为 Non-Fungible Token,意思是非同质化通证,是一种记录在区块链里,不能被复制、更换、切分的,用于检验特定数字资产真实性或权利的唯一数据表示,NFT 可以用来表征某个资产,在区块链上,加密货币分为原生币(Coin)和通证(Token)两大类。原生币如大家熟悉的BTC,EHT,BOHR等,拥有自己的主链,使用链上的交易来维护账本数据。
通证是依附于现有的区块链,使用智能合约来进行账本的记录,如依附于以太坊上而发布的各类 Token。通证之中又可分为同质化和非同质化两种。同质化通证即 FT (Fungible Token),是指互相可以替代、也可以近乎无限拆分的 Token。例如,你手里有一个比特币与我手里的一个比特币,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同质化。
人类历史从开始有文明记录以来,是始于某一种符号的,接着是可以复制的文字,我们研究历史的时候往往通过解读当时人类留下来的生活轨迹和符号记录来推测当时的人类文明情况,而这些符号是那个时代独有的人类文明的记录,也代表着那个独特的历史时期,如果把其放在现在的虚拟世界,这些符号也可以映射成为一个 NFT。
随着人类的发展,文字的出现使得文明变得可以复制化记录,其 NFT 的属性就开始变弱,这些一个个重复的文字就变成了同质化的东西,但是文明的表达形式变得复杂了,我们出现各种文明的思想,文明的经典,比如中国历史上的《诗经》《春秋》《道德经》《老子》《道德经》《孙子兵法》,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这些经典的文明是不可以复制的,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也可以将其看成一种 NFT,再后来我们能够看到各种王羲之的字、黄公望的画等等这些类型,还有类似管理某一种权利的代表物,比如管理军队用的的虎符、皇上的玉玺,再推及至今天的房产证、公司的营业执照其都是唯一的权益、权利的映射,他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 NFT。
万物皆可 NFT,但是不是每一个 NFT 都值得被赋予很大的价值。也就是说在我们看来 NFT 是一种唯一的,分割较为困难的一种权利、权益的一种代名词而已;其核心的价值还是需要回归到其本身所蕴含或者被赋予的那种价值上。
我们认可在万物互联时期,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平行时空到来时,万物皆可 NFT,但是万物都做了 NFT,其实大多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真正好的 NFT 还是需要回归到其本身的价值,这种价值要么映射的是一种实物资产的权益,要么映射的是一种虚拟资产(精神文明)的权益。
NFT 的横空出世
NFT 的概念是由加密猫 CryptoKitties 的创始人兼 CTO Dieter Shirley 在 2017 年正式提出的。当年,随着 BTC 在短短的 2 个月内从 5000 美金上涨到 20000 万美金,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加密牛市中,一款加密猫游戏迅速走红。
2017 年夏天,ERC20 通证标准与基于 ERC20 的 1C0 尤为火爆,在加密猫推出后,很多用户问到 Dieter 加密猫和 ERC20 如何交互,而实际上加密猫和 ERC20 是无法实现兼容的,因为加密猫是基于另一个通证标准 ERC721 的,是非同质化通证,而 ERC20 是同质化通证。
为了更好的解释加密猫与 ERC20 的区别,Dieter 想出了一个固定而简单的回答,随后,Dieter 提出了 NFT 的概念,即非同质化通证的概念。于是,随着加密猫的火爆,NFT 的概念迅速走进了大众视野。
NFT (非同质化通证)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唯一性和不可拆分性。每一枚非同质化通证各不相同,都是独一无二,无法相互替代的通证。此外,NFT 不可拆分,不能像加密货币那样拆分成许多份。就好比是演唱会门票一样,不存在半张门票的概念,所以 NFT 做成门票也是十分合适的。
NFT 的创新是将稀缺性引入到加密货币领域,成为与加密货币不同的非同质化加密资产的代表,由此,数字资产不再只是指代加密货币,而是由同质化的加密货币与非同质化的 NFT 代表的加密资产组合而成。
正是由于 NFT 不可拆分且唯一的特性,NFT 通常会链接到某些特定资产,并用来证明数字物品,比如游戏皮肤、数字收藏品等代表的无形资产所有权和诸如门票、房产证等有形资产所有权。
商业的价值需要技术的承载,
技术的进步同样也需要商业的繁荣。
NFT 的正式概念虽然是由 2017 年 Dieter 提出的,但是基于 NFT 的类似概念和应用却是在更早之前就出现了,了解 NFT 的历史演进将更有利于我们了解 NFT 的价值和应用。
2017 年 6 月:CryptoPunks
2017 年,正值以太坊生态开始发力之时,原本两个不在加密货币圈子的开发者机缘巧合之下带着一万多个像素头像来到了这个生态当中,并由此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 NFT 项目——CryptoPunks。
原本是做移动 App 开发的两人 John 和 Matt,在 2017 年初制作了一个像素角色生成器,并创造了许多很酷的像素角色头像,当他们在想围绕着这些头像还能进一步做一点什么事的时候,他们关注到了区块链和当时正靠着 ERC20 通证标准逐渐火热的以太坊。
于是他们便决定将这些像素头像放到区块链上,让这些本身也十分具有个性的像素头像通过区块链的特性可以得到验证,并让它们可以被他人拥有或者允许被他人转给其他人。由于当时专门面向 NFT 领域的 ERC721 或者 ERC1155 通证协议还并未诞生,所以两人通过对 ERC20 的标准进行了适当的修改,最终将这些极具朋克精神的像素头像成功的搬到了以太坊上。
由此,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第一个 NFT 项目 CryptoPunks 诞生了。它开创性地将图像作为加密资产带入到了加密货币领域里,在当时各类 Token 满天飞的时候,作为一股清流给了众多从业者新的启发。
2017 年 10 月:CryptoKitties
随着创新项目 CryptoPunks 在以太坊上被炒得风生水起,这种非同质化的通证也带来了新的思潮。
Dapper Labs (从 AxiomZen 分拆出来)团队受到 CryptoPunks 的启发,推出了专门面向构建非同质化通证的 ERC721 通证标准,并且随后基于 ERC721,Dapper Labs 团队推出了一款叫做 CryptoKitties 的加密猫游戏,让每一只数字猫都体现得独一无二,其价值不可复制「稀缺才能让价值最大化」。加密猫这样在价值塑造的呈现方式上面的创新,使得 CryptoKitties 迅速走红,并成为市场的主流,于是 NFT 开始大行其道。
我们可以看到 NFT 之所以成功,其主要的原因是区块链技术赋予了其呈现价值和保护价值的基础,使得其价值被区块链技术赋予了唯一性,以至于价值被充分体现。
同时由于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从而使得其再被复制的价值不能被体现,价值权益能够被充分的保护,因此其价值被传递和交易的属性又被放大了。因此我们看到 NFT 的成功其实并非商业的成功,而是技术与商业结合的成功,可以说没有技术,NFT 只是一个如加密卡的概念。但是有了商业的尝试和发展之后,技术也能够迅速地创新,就像 ERC721 是在 meme 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样。
全球游戏用户接近 30 亿,Roblox 单个游戏达到 1.5 亿人次;虚拟世界游戏——元宇宙的虚拟世界模型——《我的世界》用户数达到 1.3 人次。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90 后、Z 时代人群逐渐成为人口结构的中流砥柱,在互联网网络世界畅游的时间越来越长,相当于其在一个互联网世界的情感账户里面,不断存入情感,直到对互联网世界产生完全的信任和依赖,在可见的未来几十年内,虚拟世界的冲浪时间将变得越来越长,届时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权重将变得一样重或者重于现实世界,那么交互的需求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其他交互形式都将转到虚拟世界。
公链是承载 NFT 资产的基石,也是各类 NFT 应用的摇篮,围绕着公链,可以构建许多与 NFT 相关的生态。BOHR是全一个全新开发的区块链平台,它允许任何人在平台中建立和使用通过区块链技术运行的去中心化应用。可以作为多种类型去中心化区块链应用的平台,依托BOHR强大的技术优势,BOHR一定会成为 NFT 应用的龙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