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龙年伊始,与“龙”相关的各种话题热度逐渐上升。龙年的“龙”究竟应该英译为“Dragon”还是“Loong”,网友们为此展开了争论。有观点认为,相比具有攻击性形象的“Dragon”,中国龙年使用音译“Loong”更为贴切,也更能代表中国文化。专家表示,关于“龙”的翻译争议,在学术领域已经讨论了数十年,而“龙”的英译也正在社会大众的文字应用中逐渐形成新的选择和标准。
“Loong”多次出现在 CGTN 的报道中
在当前的中小学教材中,“龙”的英文大多被翻译为“dragon”。然而,最近一个月,随着龙年的临近,“Loong”在“龙”的英文翻译中逐渐被更多人接受。例如,1 月 9 日,CGTN 在报道“新春龙舞挑战赛”活动时,将“龙年”译为“Loong Year”,将“龙舞”译为“Loong Dance”;在小年报道中,CGTN 将“龙主题的艺术品”译为“loong themed artwork”。
“Loong”并非陌生词汇,其历史可追溯至 1809 年。当时,英国传教士马希曼在翻译《论语》时,对所用到的基本汉字进行了注音,其中“龙”的注音便是“loong”。在现代,“Loong”也并非首次使用。中国第一块电脑 CPU 芯片“龙芯”的英文名就叫“Loongson”;功夫巨星李小龙的英文名被译为 Lee Siu Loong。
“Loong”虽为英文单词,但却颇具汉字韵味,中间的两个“o”宛如龙的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加长”的“long”在外形上也较好地描述了“龙”或“龙舟”的长条状外形。
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师程水英介绍,在英文翻译中,对于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印记的专有名词,音译是一种巧妙的翻译方式,能够向译语读者输入源语文化信息,例如功夫(kungfu)、豆腐(tofu)、粽子(zongzi)等。如今,将“龙”译为“Loong”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Loong”和“Dragon”有何区别?
长着“大眼睛”的“Loong”和“Dragon”有何区别?专家介绍,“dragon”指的是欧洲神话中的一种虚构动物,体格庞大,形象凶悍。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多半寓意美好,是吉祥、高贵、勇敢的象征,中国人也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
于是,2024 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发布的吉祥物“龙辰辰”以萌萌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胖乎乎的身体,大大的眼睛,随之而来的还有“龙辰辰”的官宣英文名“Loong Chenchen”。央视还对“Loong Chenchen”的名字做出解释:“Loong”在英文中的含义是“龙”,在中国一直具有重要的精神和文化意义。吉祥物“龙辰辰”寓意吉祥、平安、幸福,其形象灵感来自众多中国考古发现中的“龙”。
微信公众号“上海文联”曾对“Loong”的接受度进行调查,超过九成参与投票的网友在“Loong”和“Dragon”之间选择了“Loong”。
还有版本取了“公约数”,出现了“Chinese Dragon”
对于“龙”的翻译争议一直存在。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师程水英向记者展示了相关资料,在 2015 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政协委员提议进一步明确“龙”的英文翻译。据澎湃新闻报道,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黄佶早在 2006 年就提出,“龙”的正确英译应该是“Loong”。
纷繁喧闹的学术圈,对“龙”的英文翻译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有观点认为,无需改变“dragon”的译法,而应改变外国人对“dragon”一词的理解。支持将“龙”译为“Loong”的学者则举例证明,若将“赛龙舟”翻译为“dragon boat racing”,其中的“dragon”容易被曲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因此不妨音译为“loong”。如此翻译,似能更好地表达这项传统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也不易造成误解。
关于“龙”的英译,正在社会大众的文字应用中逐渐形成新的选择和标准。专家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汉语文化也越来越为外国游客所了解,大量文化负载词只需使用音译的方法就能被理解和接受,如阴(yin)、阳(yang)、太极(taiji)等。音译的翻译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语言风格,同时最大程度地传递原文中的本土文化信息,给予外国人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