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20年裏,學到的最有意思的壹個詞就是“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e)了。
我第壹次聽到這個詞,還是在重視個人空間的西方社會,忽遠忽近的“社交距離”弄得我在剛去的那段時間總是困惑。不過社交距離在2020的語境之下,卻有了全新的含義。不再是人們約定俗成帶有彈性的規矩,而是帶有法定強制意義的社會規範。每個人都像穿著壹件半徑1.8m的隱形泡泡衣,壹旦有人打破這層泡泡,頭上的警報器就會忽閃忽閃地亮起紅燈,頗有壹種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感覺。
此時湧現的有趣設計,就能為嚴肅的社會規範裹上壹層糖衣。讓人在遵守社交距離的同時,也不再會有那麽多的抵觸情緒了。
最近,日本橫濱市未來音樂廳 (Yokohama Minato Mirai Hall)的地板上出現了壹幅全景畫。這幅名為《社會和諧》(Social Harmony)的作品由太刀川英輔(Eisuke Tachikawa)創作,既是提醒社交距離的標記,也是互動的音樂藝術裝置。
每個音符的距離正好是1.8m,這些音符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醒著人們在排隊時保持適當的距離。
而人們站在這壹張巨大的樂譜上,踩到音符上面時,通過傳感器的連通,相應的音符便會發出聲音。公眾們可以集體演奏出壹出埃裏克·薩蒂(Erik Satie)的《吉諾佩蒂1號》(Gymnopédie no.1)。由於演奏的旋律每壹步都在變化,哪怕只有壹個人可以創造出自己獨特的曲子。
雖然現在只有《吉諾佩蒂1號》壹支曲子,但管理團隊還預備在日後準備更多與季節和特定事件相配的歌曲。將原本嚴肅的傳染病預防手段變成壹種新的公共藝術項目,在保持健康的同時,依然能夠體會藝術的美妙。
在今年的早些時候,太刀川和他的設計公司Nosigner還設計出壹系列有趣的海報和地貼。
比如將《超級馬裏奧》中的金幣做成地貼,讓人們不自覺地就遵守了社交距離的規則,畢竟誰不想在腦海裏默默補足小時候玩遊戲時的那句“叮——”得到了壹枚金幣的聲效呢?
設計,不就給無聊生活加點滋味嘛。太刀川的作品,就讓原本無聊的排隊,變得那麽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