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芳华》,差点翻了友谊的小船 | 月旦评steemCreated with Sketch.

in cn-reader •  7 years ago  (edited)

前阵子《芳华》火遍大江南北,也火到大洋彼岸。朋友微信迅速发给我一个youtube链接,附言:几个钟头后估计就被删,速阅。彼时我正在Ikea血拼,回言:在外,恐难抓住芳华。回到家打开链接,果然已经删掉。当晚十点钟,朋友又发一链接,仍是:速阅。点开,居然真有。心中稍喜,这几乎跟国内影院同步的速度,难得啊,是哪个人在影院偷录又匆忙上传的。虽然我也鄙视这种行为,但不得不说,身在国外,真的没机会去看啊。其实盗版有他不好的一面,但是没有盗版的滋养,我们在九十年代的中国,如何能看到那么多牛逼的电影啊。

Screen Shot 2018-01-25 at 11.48.08 AM.png
(图片来自网络)

回头再来说友谊的小船。

微信群有n多个,健身群,团购群,娃父母群,k歌群,亲属群,杂烩群等等,还外加时不时的小窗,临时群。每个群都有不同的目标群体,因为在身边找不到喜爱电影的朋友,所以我通常会把观影心得发在一高知群里,这个群都是我跟娃爹的同学,或者是同学的同学,共同点是:背景相似,都是留洋的,高学历的;有海龟了的,有还在海里的。讨论电影嘛,尤其是文艺片,我以为还是这个群能讨论点东西出来。平时嘛,大家在这个群吃喝玩乐啥都聊,直到有一天,美国大选开始,民主共和两党闹剧不断,高知群里吵翻了天,两党支持者都有,最后Trump当选,友谊的小船是真的翻了,于是有人退出了群,有人从此不说话,由此我得出结论,微信群禁区之一:讨论政治。现在我不得不说,微信群禁区之二:讨论电影。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某个群,所有群友都是一个党派的支持者,那想翻船也不容易,总是可以求同存异;或者某个群,群友看片水平都差不多,如果都号称电影爱好者,但是有的人看个王家卫都费劲,有的人愿意一遍又一遍的“啃”塔科夫斯基,伯格曼的电影,那群友水平参差不齐,友谊的小船迟早也得翻。

其实看电影很简单,欣赏电影却一点也不简单,水平到哪一级就只能欣赏到哪一层。跟你去听音乐会一样,为啥有的人讲究要哪个乐团,哪个指挥,而到有的人耳朵里,哪个乐团哪个指挥都差不多,有什么分别。欣赏不来的会说挑剔的人矫情;欣赏水平高的会嫌弃欣赏水平低的门外汉,根本不懂其中真意。

有时觉得人真是复杂,有人就有江湖,江湖上该怎么混,全凭自己水平。要么像黄药师,武学独步天下,也不需要在乎其他人的看法,照样威慑武林;要么像韦小宝,情商飞出天际,靠着插科打诨,逢迎拍马,傍上一大户,照样可以利益均沾,狐假虎威。如果做不成黄药师,又没韦小宝的机灵,那还可以靠靠资历,这个到哪里都讲得通,尤其政府机关,上头的人不挪开,你再努力,也永远别想占那个坑。

好像讲着讲着又跑题了,怎么我写东西跟我看书一样,看a书里有兴趣的地方,又去b书里找,然后有牵连到c,到d,结果看了几个月,a书还没看完😓。再说回芳华。

我看电影前不喜欢看任何影评,任何剧透,我不希望有任何文字信息左右自己的观影感受。往往看完第一时间我会给出自己的评价:好或者差或者中庸。如果再进一步评论,那得是好到我觉得值得评了;如果是差,也得差到我觉得值得评。有些差片根本不值得浪费口舌,比如那个电影《三生三世》,多评一句都是浪费。《芳华》属于那种差到我觉得很值得一评的电影。

于是我“矫情”地在微信“高知群”里,在看完电影的第一时间,其他人都午夜梦回的时候,我给了几句小短评。第二天,群里铺天盖地地为芳华喊话。十几个人的群,没有一个人跟我意见一样,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啊😱!说老实话,好多烂片我都懒得说话,芳华虽然烂,至少我还愿意评几句。怎么群里的人怎么这么激动啊!我是真心为芳华惋惜啊,这是一个相当好的题材,但冯小刚这部作品太令人遗憾,如果换一个导演来拍,也许能让这个遗憾减少一些。以前以为冯小刚还算是能讲清楚故事的人,但是芳华一出,感觉他沉浸在无边的青春意淫回忆录中无法自拔,甚至连个故事都不会说了。我不得不怀疑,没了王朔跟刘震云,冯小刚还能撑多久?想说的太多,却一件也没说好,叙事如同乱麻一片,揉杂在电影中,刻意制造几个泪点,第三视角旁白的加入生硬而莫名其妙,人物没有一个可以立起来的,要控诉又不肯深探,浅尝即止还不如拍成偶像剧。最后我只能说,冯小刚也就一贺岁片导演水平,尽管他很努力,但是很多事情,水平不够就是没办法。整部片子看完,感觉就是吃了一蹩脚餐馆的西班牙海鲜饭,啥都放了,就是吃不出鲜香可口,意犹未尽的感觉。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题材真是天然的好啊,如果拍好了,也许会是第二个《霸王别姬》,可惜啊可惜,让冯小刚给***此处不写了。

怎么又评论起芳华来,又跑了,如果让我去当导演,肯定还不如冯小刚😓。

接着说友谊的小船。

话说第二日,醒来的群友开始发出强有力的反对呼声,每个人都赞芳华好,我开始怀疑自己,上网去搜了一下,果然一片唱好啊。观影二十多年,各种电影手册,电影史也看过,世界名导,偏门导演,各种流派的电影不说全看过,但是每人至少一部代表作我是都看过的,从卢米埃尔的《火车进站》看到今天的《芳华》,难道我连好片烂片都看不出来吗?我甚至在群里说,如果冯小刚让电影在雪中独舞那段就结束,并把之前的内容再完善,深入一下,我甚至都可以接受这部电影,可惜,没有。然而群里的人还是没看到问题的实质,他们已然沉沦在冯小刚刻意的几个泪点里。每个人都试图说服我,这个年代,谁不希望得到认同,有认同感才能自我感觉良好,做特立独行的猪是要付出勇气的。我不想被说服,因为实在无法苟同,于是我蹦出了一句话,就是这句话,友谊的小船啊,差点翻了。

“你们多去看看好电影,再来说芳华吧!”

冒天下之大不韪!你怎敢!事后想来,我真是做不成黄药师,也当不了韦小宝,我只是一个酷爱电影的小粉丝,结果呢,群里人再也不理我了,至少那段时间,没人理我了。可不就是,你算老几,你一句多去看看好电影,那不就是否定了其他人的审美观,这个否定很要不得,至少这么赤裸裸地否定。而且你算啥啊,是大导演,是著名评论员?你凭什么说其他人看的就不是好电影?看了雷乃你就懂新浪潮,看了格林纳威你就够后现代,看了伯格曼你就够学院派,看了小津安二郎你就够文艺?都不是,但是我想说的是,看了肯定比没看好。我想说的是,没有比较,没有鉴别,如果你只看好莱坞大片,那认为芳华好,没什么,但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认知度再放宽一点,多看几部影史上真正值得看的电影,多涉猎,也许你会发现电影更大的魅力。

后续:讨论电影没有讨论政治那么旗帜鲜明,毕竟最后一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可以消解大部分不愉快,毕竟大家都受过教育的,怎么能因为电影撕破脸皮,犯不着,是吧?所以,我沉寂了好一阵子,终于,现在发发小话,也会有人跟着聊几句,只是下次我知道,我绝不再说国内大片了,除非是大家公认的烂到家的,或者好上天了的(这个2017年还没有,我也真心希望国内也有牛片出来,比如那年的《聂隐娘》,我可是在北美奔去影院捧的场,虽然只在我们这里一家影院仅上映一场),我还可以讨论一下群里人都没看过的,这样会比较安全。

讨论电影要慎重,别让友谊的小船就这么轻易地翻了!(这篇估计要得罪喜欢芳华的steemians了,我真衰。就影论影,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哈。)


柔韧如草,坚强如钢 | 谷歌点名 #5 电影

人生总要读一回茨威格 (一)

歌曲《送别》的前世今生

挖蚌捞蟹抓小龙虾以及其它有趣的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
Sort Order:  

你入戏很深哪!我看电影都懒得跟其他人评论,自己有数就可以了,最多写出来(https://guizishanren.com/asian-movies-recommendations-for-american/) ,喜不喜欢读者自便。

因为找不到影友啊,除了娃爹😭,想找几个品味差不多的聊哇,没准能聊出啥新的火花。

@mygoblin, 你真是好写手啊!

有感而发,血泪教训,要想不在微信群里变成孤家寡人,还是多谈大众题材😜

好吧,我还没遇到过因为电影意见不同而影响友谊的事情。看来你那群朋友对这部电影是真爱啊

其实也没那么严重,就是突然发现自己在那个群里跟异类一样,瞬间没人理你了😓

芳华不是说海外上映了?

不是所有地方啊,只是部分院线,我们这里没有。

哈哈,我觉得你没有必要在群里争执芳华好不好,你可以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的感受呀,而且电影这种东西,说它好不好除了电影本身以外还有很多因素。比如阅片量,比如受众群体教育水平,比如原著党铁粉数量。芳华从商业片的角度来看,没毛病,有大白腿,有好看的歌舞,有战争场景,还有插科打诨,对于国内天天苦逼上班的人来说就是一种entertainment。但是如果从原著党的角度来看,简直觉得严歌苓本人应该没有参与吧,跑偏了啊,根本表达的都不是一个东西。所以,你只需要表达你的角度就可以了。以后会经常关注你哦,Plus 我也喜欢茨威格~

  ·  7 years ago (edited)

我就一唠叨😀,其实是希望国人能努力提高自己的电影欣赏水平,实在是哀叹中国的电影业!没有优质的观众就不会有优秀的电影。我是热切盼望中国能出几部牛逼点的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是不是也可以留几个中国大陆导演的名字啊!爱之深,责之切,忧之多。以后一起聊,我也关注你了:P

可以再聊聊中医,小船又翻一大群

真的呀,我都忘了,这个在群里也翻过的,不过不是特别激烈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