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个民族,几乎在所有的时候都齐刷刷地朝后站着,一起回望着古代落日的余晖,那么这个民族就一定是中华民族了。中国人何以如此钟情于古代,至少有两个理由:首先是祖先确实留下了许多值得回望的东西,尤其是满庭满库的线装书;其次是,在我们的数千年文明史上,从没有看到什么特别有吸引力的前景,值得朝前仰望。这样一来,我们的注意力就永远聚焦于昨日的辉煌了。而在今天,瞩目于昨日之辉煌,则是这一代人的爱国义务与道德责任!在这方面的教育已经进入幼儿园了。
祖上荣光
我不知道,世界其他大文明民族如何看待自己的朦胧年代。中华民族大概是这样一个少有的民族,它从具有自我意识的时候起,就特别不看好“当世”。这种心理在今天叫做“蔑视现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仰望未来”,而是“回首过去”。据说还在建国初年,民国宿儒张奚若就批评中共“轻视过去,迷信将来”。领袖甚不以为然,予以痛斥。在这一点上,看来张奚若与古人不谋而合了。
但是,如何回首早期文明,却不无难处。关键是,人们至今都不知道,应当将中华文明的起点安放在什么时候。如果太早,则于史无据;如果太晚,则妄自菲薄,对不起祖宗,而且也在世界大文明民族面前有失颜面。将任何事情都追溯到“人文初祖”炎黄,固然痛快,但至今找不到一个字的证据。不过像胡适那样从西周起讲古代史,又未免太小心了。似乎较稳妥的做法是,将“人文之初”的问题暂搁一旁,先听听孔夫子如何看待先祖。
如果求助于孔夫子,那么张奚若就处于有利位置了,孔夫子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厚古薄今”者。他岂止是蔑视现在,简直将“现在”看得一无是处,所有的光辉都集中到远古去了。至于对远古的辉煌何以得知,孔夫子却没有什么交代,致使今人无所适从。孔子津津乐道的“三代”如何、先王如何,虽然后人不得其详,但至少获得了一种信念:祖上辉煌着哩!有了这种信念,慨然于胸的底气就足以支撑数千年的礼乐教化!
早期文明史的若明若暗,是任何文明民族都无法避免的遗憾。这就如同个人缺少婴儿期的记忆,能到哪里去完整地补足这一记忆呢?幼童可求助于父母或者先辈,民族就莫之奈何。古埃及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之前,五千年前的实物甚至文字都在,没有什么好怀疑的。但五千年前的那个“金字塔文化”也不是突然从天而降,在其之前一定有一个漫长发展过程;而这就意味着,其历史至少还得上溯千年,史家岂不还得继续在黑暗中摸索!
不过,有一段若明若暗的早期文明史可资摸索,并非坏事。如果你是刚刚从林莽中走出的野蛮人,到哪里摸索去?就我们而言,更幸运的是,我们几乎有一段完整的上古史,即由司马迁编撰的自黄帝至周文王的世系分明的历史。别问司马迁何以得知这段历史。既然司马迁之后的中国人,都像对家谱一样地信守着这段历史,就不必去考其真伪了!没有几个人愿意去较真。就是涉及全球22亿人信仰的圣经事迹,其真实性都无人置疑,我们又何必去考问黄帝何人呢?
这样,今天上至学者、下至幼童,都信心满满地念叨着“辉煌的五千年文明”,谁敢说不是?我们的古文明是三千年还是五千年,它完全独立建造还是有外域影响,与埃及、印度等古文明比较孰优孰劣——凡此种种,或许根本不是什么学术问题,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民族心理问题,这种问题哪能容纳死心眼的讨论!
既然如此,你就拜倒在那古代辉煌之前吧,你就毫无疑虑地欣赏着、虔信着、激动着吧!有这么一个辉煌的昨天,干嘛不爽快认可呢?
辉煌之虚
去家乡时有老人告诉我: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家族的先人在几个强悍无比的族长的率领下,不远千里,从遥远遥远的他乡迁徙到今天的住地,在生死搏斗中制服了此地的土著,筚路蓝缕,繁衍至今,有了今天的人丁兴旺。对于这段老故事,我既不可能去求证于家谱,也不可能去什么档案馆查询,只能“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这样,我及我的族人就有了一个辉煌的起源,这种辉煌足以让多少代人沾沾自喜!尽管,这只是一种小之又小的辉煌,根本不足以与国家民族的辉煌起源相提并论。
但你不能不说,家族与国族毕竟遵循着某种类似的逻辑。
前面谈到中华民族的古代辉煌时,既没有引用任何文献资料,也没有凭借什么考古发掘;既没有请教任何专家学者,也没有查看任何博物馆。所凭借的仅仅是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某种远古传说,这类传说与记录在圣经中的古希伯来传说、古希腊神话等等,并没有什么两样,它们只是一种“次文化”,并不能被学者们引证,但在培育民族心理方面的作用,丝毫也不亚于那些“有根有据”的学院文化。
至少在潜意识中,我如同大多数人一样,不能不就信了这个。
这样,祖上的辉煌是理所当然的,是不需要证明的!
这样,如果你哪一天听到我在高谈阔论,大谈什么“辉煌的五千年文明”、“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古文明”、“全世界硕果仅存的文明古国”……,那么,第一,你不要拿什么“书上怎么说”来质疑我,我根本不听这种质疑;第二,你也不要将我所说的任何一个字发到什么出版物上去!我不想因此而与任何学人发生争论。我不知道,其他人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将如何处置;我倒很想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他人。我并不认为,此中有什么高明之处;实际上,这不过是任何人都不得不如此的一种时势使然!
在这种意义上,古代的辉煌似乎有点虚。
辉煌之实
你会说,上述种种不过是虚晃一枪,终究应付不了痴人的质疑。辉煌应当立于一块严实的基地上,而唯有真实的历史才能提供这一严实基地。现在,你就得抛开想象、倾听学者了。
幸而,我们的辉煌有其实实在在的一面。
能够由教科书提供的东西多到不可胜数!经常能听到的至少有:
我们有举世无匹的方块字。方块字的妙处,你可能尚未知其万一!我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有关汉字的帖子,其中的奇思妙想,简直令人惊绝!仅仅这一点,或许你就要庆幸自己出生在这块土地上了!
我们有外人绝对欣赏不了的古典文化,尤其是独特的诗词歌赋。现在,有心的家长都在训练幼儿背诵古诗,当孩子一旦朗朗上口“床前明月光”,家长仿佛觉得自家算是“书香门第”了。而我却不能也不愿为自己的孩子提供这样一个“书香之家”。虽然“唐诗”“宋词”都有了英译,但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么优美的作品,是不可能译成什么外文的。那几个特别喜欢用成语的外交部发言人,大概很欣赏找不到适当译文的外国记者的窘态,谁叫你们祖上不用中文呢?
我们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拥有其中任何一个,都足以雄视天下,而我们却有四个!这些东西对人类文明意义之重大,根本无须解释。国人只是不太关心,这四样东西在其本土有多少果实?我们虽然有指南针,却没有遥远的海外探险;我们有火药,却没有造出先进的近代武器;我们发明了先进的印刷术,却长期得不到使用,更发明不了印刷机!
我们有世界建筑奇迹——万里长城;还有故宫、敦煌石窟以及遍布全国的建筑与艺术遗迹,要知道它们在世人眼中的价值,不妨去问一下来自全世界的旅游者。这些东西或许与西方、中东、美洲的文化珍品大异其趣,但没有人能低估它们的独特价值。
我们还有自己的制度文明:科举制、文官制、考绩制、乡绅自治等等。对比于现代社会治理,这些或许有点落伍,但在中古时代,不能不说是极具创意的制度发明,在欧洲知识界得到广泛好评。正是这些制度文化上的建树,使中华文化赢得了不少西方崇拜者,西方名贤莱布尼兹、伏尔泰等人,就成了著名的中国文化迷。
我们的精神文化亦不乏光辉。遍布全世界的孔子学院,或许并不以传播孔子思想为宗旨,但有孔子之大名可借重则毫无疑义。作为世界贤哲,孔子位列世界前列。我不知道,他的思想是否还能为世界提供有益的价值观;至少,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不施于人”,仍然是人类最伟大的格言之一,尽管国人实际上从不信它。
已经够了,上述种种足以说明我们祖上的辉煌!
文明视角
知道这一切之后,对于祖上的辉煌就不再有疑问了。但你也不要太得意。你的兴奋将受到两重限制:历史上的每一项辉煌,多半都联结着某种相应的失败;即使并无失败相随,所取得的成功也未必举世无双,在更高一筹者面前,不免显得暗淡,何来辉煌之慨?
这些考虑都导向一个问题:强调史上的辉煌,这重要吗?这件事比初看起来要复杂些,未必有简单的答案。其实,也没有什么人在急着等待答案;如果全世界都置之不顾,不见得是什么问题。如果说,在当今中国这竟然成了一个问题,是因为我们有一批特别急功近利的同胞,太在乎为祖上争辉煌、为自己争硬气了。
据说,今天在学校中盛行一种奇葩风气:一些小孩子竟如此“拼爹”,看谁的爹官更大、钱更多!如果“拼爹”有其文明价值,那么民族又何妨来一番“拼爹”呢?民族的爹当然指祖上先人。而这岂不就如鲁迅所说,大家拼命比试着谁的祖上更阔吗?
比史上谁更辉煌,原来就是比谁的祖上更阔啊!
如果这一点清楚了,那么,你就没法阻止如下批评:
首先,这一点也不高大上吧,怎么就不见有人比一比:哪个民族历史上更文明、更爱好和平、更主持公道、更乐于援助四方友邻——这样的民族古代大概根本没有吧?如果是这样,“比阔”很可能就是比好战、比穷兵黩武、比扩张抢掠、比好大喜功、比吾皇神武……。倘如此,不比也罢!
就看看犹太民族如何?两千年前的犹太人,与其他古代民族没有什么两样:同样与四邻左冲右突,结怨无数、受难无数、损人无数,根本无辉煌可言。后来就是两千年的流浪,寄人篱下,四海为家,饱受歧视与欺凌,谈不上什么“祖上很阔”的辉煌经历。但正是这番艰苦卓绝的非凡经历,磨炼出一个令全世界敬仰的优秀民族;这个民族给人类贡献了大量优秀文明成果,也贡献了无数明星级的杰出人才!没有听说犹太人说过自己祖上很阔;如果说“阔”,那么一定意指文明、先进、创新!在这些方面,其他民族能与犹太人“比阔”吗?如果对照一下天朝的“阔”,你觉得这种“阔”高大上吗?
其次,谁都知道,“祖上阔”并不等于“今天阔”。如果你今天不仅不“阔”,实际上潦倒不堪,那么,强调“祖上阔”,除了提醒世人注意到你的倒退、落伍、不肖之外,再无意义。今天的本土蒙古人,或许正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他们今天安乐地守住那片堪称辽阔的土地,与世无争,安泰祥和,自得其乐,完全没了祖上的那种锋芒。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始终提请国人记起祖上曾经的辉煌;他们还非常自豪于祖上征服世界的伟大业绩吗?回首往昔,他们心中涌现的是无比自豪,还是无尽失落,或者深自忏悔?如果立足于现代文明的角度,“祖上阔”也并非总是愉快的记忆吧!
还有,或许更重要的一点是:真正有分量的文明,绝非单独一个民族的独具匠心之作,一定是多个文明民族互相合作、互相促进的结果。古罗马文明是罗马人的独立创造吗?否!参与古罗马文明创造的至少包括:希腊人、迦太基人、埃及人、犹太人、亚述人、波斯人、高卢人、凯尔特人、日耳曼人、马其顿人……。有如此众多民族参与创造的文明,它能够单薄贫乏吗?如果罗马人满怀自豪,是否也会代表所有这些人的自豪呢?
或许你会说,中华文明绝对属于独创!那么就请记住:从丝绸之路上源源而来的那些外域产品与文化;深深嵌入中国文化的佛教;由蒙古远征军带回的环地中海文化……,这些都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或许,有人会说,这种外来元素毕竟不是很多啊。那么,这不正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欠缺吗?这给我们留下的,究竟是自豪还是遗憾呢?
犹太人固然很厉害,但是想想巴勒斯坦人的苦难,似乎也不那么光彩。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