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社会

in hive-180932 •  6 months ago 

对于生物史与人类史,一种称为“活化石”的东西,提供了有特殊价值的证据。那么,与人类关系最大的社会史,是否存在值得珍视的“活化石”呢?我们眼前就有一个,即中国社会!只是人们不愿明言罢了。明白这一点,我们该无限自豪还是深感悲哀呢?

image.png

为悠久而自豪

“活化石”纵然不是太多,但还是经常有机会看到,今天几乎无处不在的水杉就是。水杉的头一个特点是历史悠久:不知存在多少亿年了。同样被称为“活化石”的中国社会,似乎不应当与水杉相提并论,但“历史悠久”这一共同点,则是毫无疑问的。今天,即使是专家,大概也不可能准确说出中国社会的年龄;只知道它的源头可追溯到遥不可及的历史深处,直达人类历史的朦胧时期。

倘这样来表达一个社会的悠久,就不太有意义,因为几乎所有的社会都是如此。因此,需要有适当的限定;仅仅考虑有文字可证的文明史,就是一种合理的限定。恰恰让国人无比自豪的正是,我们的文明史够长。一句早已顺口的说法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如果依学究们的习惯去查找文献,那么就不能不忍痛打点折扣:大概还剩3500年左右。而这就不再是“世界之最”了,但也够长。

其实,根本就不必去管什么三千年、五千年!所有炎黄子孙都为自己的悠久历史而自豪,这才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那种无法遏止的自豪感,已经彻底融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基因的一部分。要说明这种自豪感的深度与强烈,下面的故事大概最能说明问题。

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有不爱表达的名声。但在一堂历史课课堂上,一个中国学生却破了这个例。当洋教授说到西方如何如何时,这个学生愤然站起来大声说:当我们早已具有辉煌文明的时候,你们还在树上爬呢!在仅有两百年历史的美国人面前,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不该就这样理直气壮吗?这种气冲霄汉的自豪感,实际上属于所有中国学生,只是其他学生未必肯说出口罢了。

“为悠久而自豪”,乃是一种十分自然的民族感情,几乎出于人类的本能,也并非中国人所独有。只是,在理性的学者看来,上述自豪感至少需要三重修正:

首先,并非一种普遍的误解所声称的,美国人只有两百年文明史!大部分美国人并非美洲土著,而是继承了古老文明的欧洲移民;他们在踏上北美土地之际,就已经是足足超过五千年的环地中海文明的继承者了。

其次,我们的文明太独特了,它孤居独处了数千年,直至近代为止,都很少为外界所知,因而对世界文明没有发生什么重大影响。与此相反,环地中海文明却成了今日世界文明的主要源头。

还有,我们的历史固然悠久,但这种悠久却不幸与“停滞”联系在一起。这一事实恰恰最要命,这正是下面的主要论题。

千年停滞

化石的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当然是保持其最原始的面貌;否则,就不再具有化石的功能。因此,化石一旦形成,就处于一种稳定不变的状态中,这种不变应当达到“凝固”的程度。

但一个社会能够处于凝固状态吗?几千年来,中国社会恰恰近乎如此;否则,也不至于被称为活化石了。

今天,“千年停滞”似乎是一个地道的贬义词,一听就令人丧气之至。但在先人眼中,却远没有这么负面,为什么不能将它与“持之以恒”、“悠久传承”、“千年古训”这样一些十分正面的词联系在一起呢?这一层意思暂搁一边,首先看看“停滞”的是哪些东西。

首先要提到的是我们的国粹:作为历代读书人教科书的“五经四书”。教育界的人士都知道,今天如果某本教科书用了十年而没有更新,肯定会受到强烈的批评:太陈旧了!难道会有沿用千年的教科书吗——“五经四书”就是!“教育之祖”孔夫子使用的教科书,当然不完全是这样,但也差不了太多。从根本上说,后世士人所用的教科书,主要就是从孔夫子那里继承下来的。实际上,后人担心的倒不是没有革新;恰恰相反,而是担心失去了孔夫子的真传!

其次是千年不变的政治结构与相应的道德格言。让历代士大夫牢记于心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臣罪当诛,君王圣明;君要臣死,不得不死……。这一类的东西历数千年之久,从精神实质到文字表达,何曾有半点变化?一个生活于孔子时代的人,如果沉睡千年之后复活,肯定照样能成功处世,并不觉得有什么跟不上时代!当然,毕竟改变了一些习惯用语;例如,旧时的老爷现在改称领导了。但这种变化不是实质性的,在老爷面前的那种诚惶诚恐,在领导面前或许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上这些都是“上层建筑”中的事情。上层建筑本来就相对稳定些,它们少变化并不足怪。“经济基础”领域也会这样吗?现在就来说明,即使经济基础也停滞得够可以!中国五千年之久的农耕文明,在生产工具、耕作方法、土地制度等等方面,迄上世纪初为止,经历过天翻地覆的变化吗?自古传承的那幅“劝农图”,需要作任何重大改变吗?你没听说过,你祖上或者祖上的祖上传下来的话就是:就该照“老古板”说的办!

千年不变的东西,当然远远不只这些。但就是仅仅这些,也足以说明中国社会的停滞了。最主要的是,根本就没有人觉得这种停滞有什么不好!

在旧的电影技术时代,放映机停下来无疑是很扫兴的事情,那样就定格于某幅画面了。但如果恰恰是一幅很精彩的画面,岂不也很好吗?只是,这种道理能够安慰那些苦于社会停滞的人吗?

不像化石?

在民国初年,如果某个老先生在朗读古文时,仍然摇头晃脑,大声哼出“文王、周公、孔圣、孟圣”,我相信遗老遗少们还是会赞赏不已。这叫做历史的惯性。正是由于这种惯性,社会才具有一定的化石功能。或许,人们遗憾的是,社会变化得太快,没过多时,就没人将社会当做化石了。辛亥前后,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所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早就不适用了;至少,应将其中的“千年”改为“百年”。
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年代,是一个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年代。

在喷涌而出的诸多新奇事物中,我无意去说什么礼帽、西装、文明棍、自由恋爱之类,这些东西太世俗了。我想说的是如下三件事。

1928年,新任领袖蒋介石正气势如虹,他视察安徽时却碰上了一个不识好歹的人——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蒋介石也不看看对象,竟然当面训斥刘文典如何如何,在刘顶撞时甚至打了刘一耳光!没想到刘顺势踢过来一腿,岂不演出了全武行!如果不是已经到了民国,刘文典肯定没命了。当然,大学校长是当不成了,刘只好跑到北京去当教授。一定会有人指责刘文典脾气太坏了点,在国家首脑面前,总该礼让三分。但后来人们还是发现,对刘的指责并不很有道理,因为刘似乎脾气并不坏,在1950年代的思想改造运动中就低眉下首,写了检讨无数!

民国文人中坏脾气者何止刘文典一个,傅斯年脾气更坏!在重庆国民参政会上,傅竟然抓住行政院长(即总理)孔祥熙不放,历数其渎职之罪,坚决要求罢免他。蒋介石不得已摆酒席款待傅斯年,在酒席上力劝傅斯年通融一下,放孔祥熙一马,不料傅斯年却是一头犟牛,虽然酒肉饭照吃不让,但就是不买蒋介石的账。这样一来,要孔祥熙完全保持职务不动,就有点不好交代了。至于傅斯年,也不是什么官场中人,绝不可能有“取而代之”的妄念,此后就专心做他的中研院院士、北大校长、台大校长去了。

仅就“犯上”而言,还有比以上两位更厉害的,这就是胡适。胡适伤蒋介石之深,我相信蒋介石在内心一辈子也饶不了他——这有蒋介石的日记为证。就在临死之前的中研院年会上,胡适竟然当面劝告蒋介石:最好辞职赋闲去!面对如此忤逆之言,蒋介石不得不忍着万丈怒火,只能回家后到日记中去发泄一番。

民国当然谈不上是民主社会,蒋介石也不是什么民主领袖。但毕竟容忍了来自知识界的几乎突破底线的批评。没有人认为这是蒋介石的温和仁厚;如果是这样,蒋介石也不至于在私底下气得咬牙切齿!但他毕竟忍了下来,他明白那时已是民国,不能再学雍正、乾隆。

但这样一来,蒋介石就干了一件石破天惊的事,即斩断了中国社会连绵数千年的龙脉:国家首脑再也不能像帝王那样行事了!尤其是在知识界面前,表现出谦卑,不仅是政治领袖的一种风范,而且还是不得不如此的一种规矩!

如果是这样,还能说这个千年古国仍然和过去一样吗?还能说,它仍然是一块旷古不变的活化石吗?毕竟今非昔比啊。

还是化石!

只是,人们最终还是发现,断言“中国社会不再是活化石”,未免说得太早了。什么“不是活化石”,从哪方面看,它都仍然是一块活化石,就如同“女娲补天”用过的那块顽石!

口说无凭,还是以事实为证。不过,所请的证人不再是刘文典、傅斯年之流,而是另外一批人。

传统中国社会最看重的东西是什么?不要以为这个问题好回答,即使是学者恐怕也会一时语塞。我的回答大概会出乎很多人的意外,我说的是如下几样东西:上智下愚、君师合一、为民做主、天人合一。如果是这些东西,就不要到某个古代化石坑中去找了,今天就有!

上智下愚——今天时兴的不是“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吗?那不过是让群众高兴一下罢了,哪能当真!你看到哪个草民真的将自己当英雄了?今天官员们真正想的、有时干脆明说的是:怎么能和老百姓一般见识!直说“老百姓算个啥”的那个河南官员固然挨了批评,但他的话其他官员其实也认,只是不明说罢了。这些都已经是千年老皇历了,哪个心里不明白!

君师合一——天底下谁的学问最大?院士吧?错!当然是皇帝老儿,否则,怎么什么都得听圣旨、圣裁、圣断呢?就是孔夫子开了一个坏头,居然在民间办学,而且大家都去读一个迂老头的书,还尊为什么至圣先师!真正的尊师天下就应当只有一个:一尊而已!大家都读一尊的书、听一尊的话,这样的社会是最好的社会!最先看到这一点的,究竟是秦始皇还是李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秦始皇第一个实行了,那时天下肃然,谁敢说半个不字?秦始皇之后,“君师合一”就成了常态,致使天下肃然。今天谁敢非议君师合一?

为民做主——这是好皇帝与好官的最高标准,古今所同,就是现代读书人也没话说:都为老百姓想好了,普天之下还有谁有意见呢?那个七品芝麻官说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实际上已将官德说完全了。至于现代有人鼓吹“老百姓自己当家作主”,那不过是说说而已,岂可当真?要是真正实行起来,岂不走上了邪路!

天人合一——中国人的最高智慧,就全在这四个字里了。尽管有人抱怨对“天人合一”没有严格定义,真是浅薄之见!古圣之言岂容什么庸人去妄加穿凿附会?信了就是,然后慢慢领会去。天人合一这种境界,是读洋书的人达不到的,因为其中根本就没有亚里士多德的存在空间!真正中国化的思维才不吃那一套。唯有彻底摆脱了定义、公理、推理等等,中国传统思维的妙处,才尽显出来。

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多半体现在一位老中医身上。你不妨注意一下,一位白发飘逸的老中医,双目紧闭,无需一词,天上人间的所有道理,就已经全在其一吐一纳之中了!一个俗人哪里识得?

凡此种种,都来自我们的历史深处,是古代先人留给我们的最珍贵遗产,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所在!或者说,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社会。这个社会并没有消失,它不仅健在,而且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肯定还将长久陪伴未来的中国人。

这样一个未曾被污染、被雕琢、被亵渎的社会,不是一块活化石又是什么呢?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