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魂

in hive-180932 •  last year 

身为大国子民,你荣耀吗?如果你问的是斯大林时代的俄罗斯人帕斯捷尔纳克,或是毛时代的顾准、巫宁坤,或是当代的任志强,我不知道他们会如何回答。但毫无疑问的是,任何大国无论优劣,即使是恶行累累的希特勒帝国,都绝不会缺少崇拜者,这无关乎大国的目标、宗旨与外部形象。大国崇拜者最在乎的东西,多半是令人敬畏的国势。那么,能让大国获得强大国势的,又是什么呢?不该就是谋国者苦苦追索的大国之魂吗?

image.png

理想主义走开

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听到来自隔壁邻邦的震天呼喊:建设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一个落后小国对“强大国家”的追求都如此执迷,本来的大国就更不必说了。但你可能会立即反驳:安静的北欧国家根本没有什么宏大目标,不也过得很好,还被追捧为幸福天堂呢。这就不免让人迷惑:该以什么目标来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呢?

如果以这样的问题去问今天的中小学教师、辅导员,回答很可能是:理想主义!真的,牵引着无数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坚定向前、奋斗不息的强大动力,不正是理想主义吗?凡经历过“心潮澎湃年代”的人,在回首往事之际,不仍然会在心中泛起理想主义的波澜吗?当然,谁都知道今非昔比;许多人都在谈论着:某些孩子公开表示,长大了就是要当官、挣大钱!即便如此,还是普遍认为:能够教给孩子们的,或者能够摆到桌面上来的目标,应当是理想主义!

如果是国家目标,也就是你鼓动国民去为之效劳的奋斗目标,该是什么呢?国家不是个人,对于个人而言的那些屑小目标,例如当官挣钱之类,当然不适用于国家。国家的目标似乎应当高大上,不该也是理想主义吗?

以理想主义鼓动整个国家,真的是一个好主意吗?

只要不着实地,这样的讨论尽可一直进行下去,似乎不会遇到什么烦人的矛盾。像国家这样高度复杂的实体,岂不有高度多样的可能性,哪能一句话说完!但如果不是停在空中不着边际,而进入现实的世界,理想主义的遭遇就可能完全不一样。

理想主义究竟是什么呢?这样的问题,理论家习惯于用煌煌大著来回答;而在现实生活中,答案可能简单得多:在国家为实现其核心目标而进行的伟大进军中,理想主义经常化成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

弟兄们,为了某某某冲啊!

1936年,西班牙共和军战士在马德里前线;1941年,希特勒的法西斯士兵在苏德战场上;1950年,金日成的士兵在挺进釜山的路上;1979年,中国健儿在老山前线;2011年,巴格达迪的伊斯兰战士在摩苏尔;2022年,乌克兰勇士在马里乌波尔地堡中……。所有这些战士在无畏冲锋时都视死如归,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喊出的口号各异,但毫不犹豫地献身于各自所属的国家,则一般无二。他们所秉持的,不正是理想主义又是什么呢?

但你会立即反驳说,至少应将希特勒的士兵、伊斯兰国的士兵除外吧。我也不愿意将它们与理想主义联系起来。但理性却提醒我:倘若如此,那么上面列举的所有情况都要除外!或者更一般地,根本就不应将国家目标与理想主义联系起来!事实上,西班牙共和军在杀戮对手时,一点也不少残忍;幸亏金日成在朝鲜失败了,否则将会有一个“三千里江山”的苦难国家;中越士兵在老山前线兄弟相残,何苦来着?他们为之献身的理想主义都欠辉煌啊。

但是,能够质疑理想主义吗?那些埋骨异乡的士兵不可能质疑理想主义;那些在广场上摇旗呐喊的爱国者不会质疑理想主义;国家目标的操弄者更不可能质疑理想主义。但是,至少那些安抚灵魂的精神监护者、思考人类过去未来的思想者,面对形形色色的理想,能不俯仰出神、思考再三!驱使人们狂热献身的理想主义,真正是一种理性选择吗?能不质疑,理想主义真的有权利绑架所有人吗?

这些都引人深思:能叫理想主义走开吗?似乎并无肯定答案。

意识形态走开?

意识形态是什么?当下年青人不关心这样的问题。这也许是一个积极信号:今天的社会或许开始走向非意识形态化了。这不免令人惊讶:我们不是刚刚经历了那个彻底意识形态化的时代吗?

从根本上说,意识形态就是一个讨厌的词,而且也词不达意。这个词的存在充分说明了,旧时代的遗迹会如何顽强地存在下去,而且还要继续支配新的时代。像“意识形态”之类的词,它只属于少数精神贵族,几乎与大众无关。有权操弄意识形态的少数人,继续扮演着教父角色,守护着当代的教义——今天的意识形态。

无论意识形态如何不同于宗教,你都不妨将两者视为同类事物,这将大大简化对问题的理解,而造成的误解则无足挂齿。唯一面对的反驳是:意识形态通常形象不佳,远不像宗教那样,有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其实,宗教也远非初看起来那样单纯;坏宗教之危害社会,一点也不下于坏意识形态!

不管怎么说,今天是一个意识形态没落的时代,当红的意识形态并不多,就是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寥寥数种而已。如果你要测试一下今天意识形态的式微,不妨举出以下事实:如果某人公开表示不信奉某某主义,其本人与他人都未必认定他是道德上的异类,除非是某个组织的成员。但如果在一个严厉的伊斯兰社会中,公开表示不信仰伊斯兰教,那么就需要相当勇气了。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在今天以意识形态作为主要驱动力,来推动国家目标的实现,仍然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吗?

肯定有人举出最有力的理由来支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例如可以说:在关键时刻正是党员冲在最前面,党员的力量则来自“忠于共产主义”的宣誓。这不正是意识形态的力量吗?对此看来难以置辩。但亦不难举出相反的例子:1989年,东德人——其中无疑包括不可胜数的德共党员——潮水般地涌向柏林墙,推倒了他们在30年前亲手建造的这堵墙;在1991年的莫斯科红场上,几乎所有的苏共党员都去保卫支持叶利钦的议会……。

可见,主义固然可以塑造一个国家,却未必救得了国家。
倘若如此,依靠意识形态立国是否能长治久安,就得三思了。

守舍之魂

在说明理想主义、意识形态作用的事例中,并未排除那些小国。不过,几乎无需解释,广土众民的大国,更需要某种精神支柱,因为大国更不容易形成凝聚力,更需要某种共同信仰的支撑。

在前面分析中所举的事例,不必符合传统信仰。这只是说明,某个具体的选择不足以成为可靠的支撑;而不能说明,一个大国可以排除任何精神支撑。例如,没有任何大国能够说,除了依靠作为生产者的国民之外,它既不需要理想主义,也不需要意识形态,更不需要其他类似的支撑力量。

任何大国为实现其国家目标,都会寻求某种带根本性的动力,用以凝聚其国民的力量,形成某种强大的举国之力。这种力量之所以能发生作用,而且其作用重大,足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国家赖以作为动力的那种力量,真正植根于每个国民的心中,成为其个体灵魂的一部分。

为便于说明,不妨假定国家所依靠的是宗教力量。通常,宗教观念渗入到每个国民的灵魂;或者说,每个人就有了一颗完全被教义支配的灵魂。这样,被宗教之魂守住了的个人,就完全服从于国家的目标;而在综合的意义上,这相当于整个国家都由宗教之魂守护着。如果是这样,你不妨想想,这样的国家该有多大的力量;还能有什么外部力量阻挡它去实现其国家目标吗?这里所说的宗教,当然也可换成主义、理想、爱国情操等其他精神力量,它们构成某种大国之魂。

由此可见,大国的力量来自大国之魂;而大国之魂只有真正植入每个人心中,才能形成巨大的力量。一旦每个人心中有魂守其舍,那么,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就有了一个魂——即大国之魂——守护着国家之舍;这样的大国,犹如支起了顶梁柱的冲天塔,岂能不矗立于天下?

大帝之魂

如果说,大国的国运系于某种大国之魂,能得到认可与理解;那么,更具体地说大国之魂就是某个特定的主义、宗教、理想等等,就不那么容易得到普遍认同;国运所系的大国之魂该是何等圣洁之物!然而,现实中的大国之魂,却可能寓于某个地道的俗人。一种由历史提示的特别情况就是:某些大国将国家之魂交由某个独裁者来守护;这样,大国之魂就成了某个大帝之魂!对于依然盛行个人崇拜的人类来说,这不是安置大国之魂的理想方法吗?

至少,我们确实能够说,几个最著名的大帝国之魂,恰好就是其中某些最卓越的大帝之魂!

彼得大帝之魂——俄罗斯政坛最仰慕的偶像是谁?伊万雷帝?列宁?都不是!是彼得大帝!斯大林曾不惮承认佩服彼得大帝;普京则在今天这种敏感时刻公开表示继承彼得大帝的遗志。如果有人赞颂普京是今天的彼得大帝,他多半会欣然受领。在俄罗斯的史籍上,彼得大帝的贡献载满一个长长的清单:整肃顽固不化的守旧贵族;强制移风易俗,戒除俄罗斯人那些来自蒙古人的陋习;强势推动修建新都彼得堡;引进欧洲的先进生产技术;扭转俄罗斯与瑞典战争中的劣势……。彼得大帝强势、刚烈、开放、时尚、亲欧洲……。然而,这些既未必完全进入俄罗斯人的灵魂,亦非全属普京的禀赋。

真正融入俄罗斯人灵魂的,是那种锲而不舍的顽固追求——通过肆无忌惮的抢劫实现无限制的扩张!有哪一代俄罗斯独裁者稍稍放松这一目标?有什么俄罗斯人不为自己国家的开疆辟土欣喜若狂?俄罗斯人原谅过哪一个无所作为的君王?明白了这些,你就知道俄罗斯人为什么不喜欢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甚至列宁了。

希特勒大帝之魂——希特勒在德国当然不会再有影响力;但这主要是因为,希特勒时代的德国今天已不复存在!认识希特勒比认识彼得大帝要简单些:希特勒之魂就是那个时代的德国之魂——以铁血手段追求德国的统一、富强、现代化与世界霸权(至少是欧洲霸权)!希特勒之前的腓特烈大帝、威廉皇帝、俾斯麦首相……,当然有明显不同于希特勒的风格,但其核心追求与希特勒并无二致。观乎此,你该明白,为什么希特勒铁定会取代那些不得人心的魏玛政客!

普京大帝之魂——一个统治者,一方面在国家治理上几乎一败涂地,另一方面却享受着顶级的民众欢呼——这种怪事只有出现在今日俄罗斯,而且只能出现在普京这样的人身上,任何其他类型的人都不会如此走运。何以如此?这就不要忘记什么是俄罗斯之魂——通过抢劫实现无限制的扩张。普京是一个很出色的统治者吗?如果是这样,他就应当彻底改革俄罗斯的经济,让俄罗斯成为一个正常的现代化国家;他应当让俄罗斯的统治方式与外交风格符合现代的文明标准;他应当整顿其庞大帝国,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国家……。然而,他并没有做这些,致使俄罗斯至今都野蛮落后如故!

但俄罗斯人仍然认为,普京的贡献远远大于这些,那就是坚守了俄罗斯之魂;至少,他使俄罗斯走在这条路上,从而满足了俄罗斯人世代以来的愿望。但如果普京最终倒毙于乌克兰泥潭中呢?

文明之魂

在寻找大国之魂的道路上,我们已经走过了不无收获的一段。进一步的探索面临的困境似乎是: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作为大国之魂了!我们依次发现,理想、信仰、主义、君王等等都可能作为大国之魂;而在一个愈来愈文明的时代,这些东西似乎愈来愈不顶用了。而除了这些尚可的东西之外,其他一切更加近乎俗物,再无可选了。

在这一点上,或许整个人类都必要反思一下历史:先前的那些国家目标,果然是不容置疑的正当追求吗?德国一定要追求欧洲霸权?俄罗斯一定要追求无限制的扩张?美国一定要追求全球领导地位?中国一定要追求复兴那个万国来朝的“中央之国”?在所有这些之外,不更应追求高水平的文明吗?而后者恰恰被全世界忽略、遗忘了!

如果一个大国以达到高水平文明作为国家目标,那么,它就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大国之魂——文明之魂。如果你拥有文明之魂,那些更寻常的国家目标——现代化、繁荣富强、巨大影响力、领导地位等等,不也就自然在其中了吗?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