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刻板印象其实就是我们对特定的人事物的固有看法,其实本身就带有一种偏见,女生在理科思维上不及男生,程序员爱穿格子衬衫,戴眼镜,南方小土豆,老师都严肃古板,名校出来的孩子都自律优秀...就连就业时,面试官会以投简历者本科院校985和211来决定面试与否。
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当群体被标签化的时候,自然就会忽略个体的差异性。但凡有竞争就会有三六九等之分,以学校为例,无非就是通过考上清北,多少个985和211以及一本上线率来衡量,这也数据越优,那就能稳坐学校排行榜前列了。
这次去送教的学校是所私立中学,我对它的印象来源于周围同事的评论,学校口碑不太好,主要是学生生源差,加上从每次市期末统考的数据看,他们的平均分都是靠后垫底,这就造成了我的刻板印象,片面地认为该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差,态度也不好。
于是我在设计这堂公开课的时间会想到这样的学情而降低授课的难度,让我真正和这些孩子接触,上这一堂课的时候,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当我在课前发学案时,我发现好多孩子做了预习,我还凑过去问了一嘴,你们是已经学过这篇课文了吗?他们说没有呢,光是这个预习就让我觉得他们非常重视这节课。
课上让我觉得暖心的是,很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可能有些给出的答案没有那么精准和完善,光是这份支持就让我很感动,记得有个男孩子每个问题都举手,起来分享了三次。当然这也得益于他们老师的充分教导。
上完课后,全班给我敬礼,同时转向给台下的老师敬礼,有五个没有坐在台上的孩子(场地有限,课桌不够)也在台下专注地听着,给予了我们足够的尊重。
除了我,另外三节课的老师也是和我同感,优生也是有的,只不过相对来说整体稍差而已。
这事对我的冲击还挺大的,在你没有亲自接触或了解前,永远不要对别人持有刻板印象,这就好比,祛魅,对某些人事物自带滤镜,可真正体验的时候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其实最重要的事自己去感受,不要带有任何主观臆断,以偏概全,毕竟百闻不如一见。
Upvoted! Thank you for supporting witness @jswit.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