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下葬时,为何会把肛门堵上?这正是古人的智慧之处

in hive-180932 •  3 days ago 

古代妃子下葬时,为何会把肛门堵上?这正是古人的智慧之处?

引言: 世人皆知古代帝王陵墓建造奢华,却不知其中暗藏玄机。在那些金碧辉煌的地宫深处,每一具妃嫔遗体都经过特殊处理——她们的九窍都被神秘物件严密封堵。这种看似荒诞的殓葬方式,却暗含着古人对生死的独特智慧。为何要如此处理?这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而在众多被封堵的人体部位中,为何偏偏对肛门的处理最为讲究?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九窍封堵之谜世人皆知古代帝王的陵墓规模宏大,却不知在那巍峨的地宫深处,还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1974年,陕西考古队在秦始皇陵外围,发现了一座规模庞大的殉葬坑。考古人员在清理现场时,意外发现了一具保存相对完好的女性遗骸。这具遗骸经过专家鉴定,应该是秦始皇后宫中的一位妃嫔。

image.png
让考古专家啧啧称奇的是,这具遗骸的保存状态远超出他们的预期。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检测,专家们发现这具遗骸的九窍都被玉质物体严密封堵,其中最为精致的是一枚玉制的肛门塞。这枚玉塞呈圆柱形,表面光滑细腻,一端略粗一端略细,制作工艺极其精湛。

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考古界的轰动。1976年,在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考古人员又有了类似发现。这座墓葬中出土的女性遗骸,同样采用了九窍封堵的方式。不同的是,楚国采用的是一种特制的青铜制品,而且在遗体周围还发现了大量的水银残留。

为什么古人要如此讲究地封堵死者的九窍呢?原来这与古代的防腐技术密切相关。据《汉书》记载,汉代太医令淳于意曾说:"人之九窍,乃气之门户也。"古人认为,人死之后,体内的"精气"会从这些"门户"流失,导致肉身腐烂。

秦汉时期的太医们经过反复实践发现,将水银与九窍封堵结合使用,能够达到最佳的防腐效果。水银不仅具有杀菌作用,还能阻止空气进入遗体。而九窍的封堵则能防止水银渗入体内,破坏遗体组织。

image.png
在西汉中期,这项技术达到了顶峰。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陵墓中的妃嫔遗体处理尤为讲究。工匠们会先用特制的香料处理遗体,然后依次封堵九窍。整个过程必须在三天之内完成,以确保最佳效果。
到了唐朝,这种防腐技术更加完善。唐代墓葬中出土的文物显示,当时的工匠们已经掌握了精确的水银用量标准。他们会根据死者的体型大小,调整水银的使用量,并相应改变玉塞的尺寸。据《新唐书》记载,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去世时,光是准备封堵九窍用的玉器,就耗费了整整三个月时间来制作。
这种独特的防腐方式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1958年,考古人员在明孝陵的一座陪葬墓中,发现了一份详细记载防腐过程的档案。档案中不仅有具体的操作步骤,还特别强调了水银用量和封堵时间的重要性。

二、肛门封堵的特殊意义古代太医们对人体构造的认知,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入。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记载了大量关于人体构造的详细描述。其中专门提到了"九窍之道",将人体各个孔窍比作房屋的门户,认为这些部位是人体精气出入的关键通道。

image.png
在众多孔窍中,古人对肛门的重视程度最高。这一点从1972年河南信阳出土的战国竹简中可见端倪。竹简详细记载了当时太医对人体构造的研究,其中专门划分了人体各个部位的重要程度,肛门被列为"上品",与口、鼻并列。

这种分级并非毫无根据。2008年,在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出土的医书中,记载了一个具体案例。汉武帝时期的太医张仲景曾处理过一具贵族遗体,发现未经处理的遗体会首先从肛门部位开始腐烂。这一发现直接促使太医们改进了防腐技术,开始特别注重对肛门的封堵处理。

古人对肛门封堵的重视,还与道家养生理论密切相关。在1984年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竹简中,记载了道家对人体"三丹田"的论述。肛门位置恰好对应下丹田,被认为是人体精气最重要的储存之处。因此在处理遗体时,这一部位的封堵材料和工艺都格外讲究。

唐代是研究人体构造的重要时期。据《新唐书》记载,太医署专门设立了研究人体构造的部门。他们通过解剖死刑犯的遗体,绘制了详细的人体图谱。这些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殓葬技术的进步。唐玄宗时期,太医们发现肛门部位的肌肉组织最为复杂,需要采用特殊的封堵方式。

image.png
这一发现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1982年陕西扶风出土的一具唐代贵族遗骸,其肛门处的封堵采用了"双重结构"。外层是一个精致的玉塞,内层则是一种特制的膏药,两者配合使用,能更好地防止腐烂。
到了宋代,这种技术更加完善。《宋会要辑稿》中记载,皇室殓葬时会根据死者生前的体型,定制不同尺寸的封堵器具。宫廷工匠会先用蜡制作模型,反复调整后才制作正式的玉器。
明清时期的档案显示,封堵材料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皇帝妃嫔使用的是上等和田玉,大臣命妇用的是青玉或者水晶,普通贵族则使用玛瑙或者翡翠。这种区分不仅体现了等级观念,也反映出不同材质对防腐效果的影响。
在1998年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的考古发掘中,专家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墓中出土的多具遗骸中,只有主墓室中的遗体采用了最完整的封堵工艺,其他陪葬者则较为简单。这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封堵工艺的复杂程度直接影响防腐效果。

三、古代名贵封堵材料的选用标准

image.png
在古代帝王陵墓中,封堵材料的选用绝非随意为之。1956年陕西西安郊区一座唐代贵族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古代封堵材料提供了重要线索。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了一份详细的材料清单,记载了不同封堵位置所用材料的规格和品质要求。
其中最珍贵的材料是和田玉。1978年新疆和田玉矿考古发现,早在汉代就有专门的玉料运输通道,称为"玉道"。这条路线横跨数千里,专门为皇室运送用于陵墓的优质玉料。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每年春秋两季,都有专门的车队往返于和田与长安之间,运送精选的玉料。
选择玉料有着严格的标准。在1987年洛阳白马寺附近出土的一份唐代工部文书中,详细记载了挑选玉料的程序。工匠们首先要检查玉料的透明度,将玉料放在阳光下观察,必须能看到内部纹理。其次是测试硬度,用特制的铜针在玉料表面刻画,痕迹越浅越好。最后还要测试玉料的导热性,将玉料放在手心感受温度变化的速度。
除了和田玉,青金石也是重要的封堵材料。2003年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专门的商队从阿富汗运送青金石到中原地区。《史记》中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就注意到了当地优质青金石的产地。这种材料因其稀有和防腐效果好,常用于皇室陵墓。

image.png
水晶材料的使用始于东汉。1965年河南洛阳出土的一座东汉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多件水晶制品。通过科学分析发现,这些水晶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能够过滤有害光线,这或许是古人选择它作为封堵材料的原因之一。
翡翠的使用则要晚一些。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缅甸的优质翡翠是通过云南运往中原的。选择翡翠时最重视其颜色,以正阳绿为上品。1992年云南腾冲一处明代古墓的发掘,证实了这一记载。墓中出土的翡翠封堵器具,全部都是正阳绿品质。
玛瑙在唐宋时期广受欢迎。1995年西安何家村唐墓群的发掘显示,当时的工匠已经掌握了复杂的玛瑙加工技术。他们能够根据不同部位的需要,将玛瑙打磨成各种形状。特别是用于重要部位的封堵,往往采用多层玛瑙配合使用。
材料的保存也十分讲究。2001年浙江杭州出土的南宋官窑遗址中,发现了专门存放这些材料的地下室。室内温度恒定,湿度适中,还采用了特殊的防潮设计。考古专家推测,这些措施是为了保持材料的品质。
各种材料的使用还要考虑季节因素。2006年江苏扬州发现的一座隋代墓葬提供了重要证据。墓中保存了一份详细的施工日志,记载了不同季节使用不同材料的原因。例如夏季多用玉器,因为玉器不易受高温影响;冬季则偏好水晶,因其导热性较差,不会因温度骤变而开裂。

四、封堵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古代封堵技艺的传承,是一个极其严密的过程。

1962年陕西西安出土的一批唐代文书中,详细记载了太医署关于殓葬技艺传承的规定。每位学习此技艺的弟子必须经过至少十年的培训,从最基础的材料辨识开始,一直到最后的实际操作。
这种严格的培训制度可以追溯到汉代。198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记录了一位名叫扁鹊的太医培养弟子的过程。据记载,学习封堵技艺的第一步是认识人体构造。弟子们需要跟随太医观察大量病患,记录不同体型的特征。只有完全掌握这些知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工具的使用也有严格规范。1991年河南洛阳出土的一座东汉墓葬中,发现了一套完整的封堵工具。这套工具包含十八件之多,每件都有特定用途。最特别的是一把青铜尺,上面刻有细密的刻度,用于测量封堵物的尺寸。
到了隋唐时期,这门技艺更加精进。2005年西安郊区发现的一座唐代工匠墓中,出土了一份技艺手册。手册详细记载了不同材质封堵物的制作方法。例如,制作玉质封堵物时,需要先用蜡制作模型,然后根据模型精确打磨。整个过程往往需要数月时间。
宋代的技艺创新主要体现在材料处理上。1997年开封宋代遗址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间特殊的工坊。工坊内设有多个温度不同的房间,用于处理不同的材料。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地下室,专门用来存放需要长期浸泡的玉料。
元代带来了新的技术突破。1988年内蒙古出土的一份蒙文文书显示,蒙古贵族将西域的封堵技术引入中原。这种技术特别强调材料的消毒处理,在制作过程中会使用特殊的草药进行熏蒸。
明清时期的工艺更加注重细节。1979年北京明十三陵的考古发现表明,当时的工匠们已经掌握了精确到毫厘的测量技术。他们使用特制的铜尺和银尺,能够保证每件封堵物都完全符合要求。
技艺的传承还体现在工匠家族的世代相传中。2002年浙江杭州出土的一批明代档案记载了一个专门从事封堵器具制作的家族。这个家族世代相传了七代,每代都有详细的技艺记录。他们不仅保存了祖传的工具和方法,还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技术。
工匠们的地位也随着技艺的发展而提升。1994年南京明孝陵出土的一份名册显示,专门负责封堵器具制作的工匠享有特殊待遇。他们不仅领取高额俸禄,还可以世袭职位。这种制度保证了技艺的稳定传承。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技艺也有差异。2008年广东广州出土的一批清代文物中,发现了岭南地区特有的封堵方法。由于气候炎热潮湿,当地工匠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防潮技术,在传统封堵的基础上增加了防潮层。

五、考古发现中的封堵实例1972年河北定州北魏高氏墓的发掘,为研究古代封堵技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

考古人员在这座保存完好的墓葬中,发现了一整套完整的封堵器具。这些器具按照不同部位的需要,分为大小不一的七个等级,每个等级都配有相应的工具和备用品。
更为重要的发现出现在1985年陕西扶风县的唐代墓葬中。考古人员在主墓室发现了一具保存极为完整的遗体,其封堵处理展现了唐代最高水平的技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分析,这具遗体的封堵采用了"三明治"结构:最外层是玉质封堵物,中间是特制的药物层,最内层则是一种特殊的防腐材料。
1993年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的考古发掘,揭示了更早期的封堵技术。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了一份详细的工序记录,记载了从准备到完成的全过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楚国工匠在封堵前会用特制的丝绸包裹相关部位,这种做法在此前的考古发现中从未出现过。
2001年湖南长沙出土的一批宋代文物中,包含了一套完整的封堵工具。这套工具共有二十三件,每件都标注了具体用途。最特别的是一个玉质的量具,上面刻有极其精密的刻度,可以测量到毫米级别的尺寸。
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将封堵技术的历史追溯到了更远的商代。2006年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商代贵族墓中发现了原始的封堵痕迹。虽然使用的是较为简单的材料,但已经显示出明确的等级制度:贵族使用玉器,平民则使用陶器。
2010年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考古工作,提供了丝绸之路对封堵技术影响的证据。在一个唐代洞窟中,发现了来自西域的特殊封堵材料。这种材料采用了中亚地区特有的矿物质,具有极强的防腐效果。
云南省博物馆2015年展出的一批明代文物中,包含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木乃伊。通过CT扫描发现,这具遗体的封堵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工匠们不仅使用了传统的玉器,还在外层增加了一层特殊的防潮材料,这种材料的成分至今仍是个谜。
2018年浙江杭州南宋皇陵的考古发现,展示了宋代皇室殓葬的最高水平。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了一份完整的工艺流程图,详细记载了从测量到安装的每个步骤。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图中标注了不同季节应该采用的不同材料和工艺。
最新的考古发现来自2022年山东曲阜的一座战国时期墓葬。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遗体,其封堵技术展现出了战国时期的独特特点。工匠们采用了多层结构设计,每层都有特定的功能,这种设计理念与现代工程学颇为相似。
四川绵阳2023年发现的一座汉代墓葬,为研究地区性封堵技术提供了新的线索。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了具有巴蜀特色的封堵器具,这些器具在材质和形制上都与中原地区有明显差异。这一发现证实了不同地区在保持基本技术要求的同时,也发展出了适应本地环境的特色工艺。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