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了!

in hive-193186 •  4 years ago 

职业倦怠了!

今天是五一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一整天都觉得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不想工作。我想,我可能遭遇到了职业倦怠。

年初看到过一份《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里面提到有超过一半的中国职场人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有两类问题特别突出,一类是“无意义感”。有61.98%的受访者说,他们认为自己做的工作没什么价值,成就感很低;另一类问题是“情绪耗竭”,占到了全部受访者的47.52%。
我想,我正在经历的可能就是“情绪耗竭”。

正好今天在得到罗胖精选推荐的古典老师讲怎么应对职业倦怠,有些启发。

什么是职业倦怠?
这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情感、精神与体能上的入不敷出感。你有能力做事,却没动力去做。
著名的《马氏工作倦怠量表》,从三个维度表达了这种倦怠:
“心好累”。专业术语叫“情绪衰竭 ( Emotionalexhaustion ) ”,感觉自己情绪和资源都被消耗完了,既不想干,也不想承担任何责任,对什么都没热情;尤其对于要重新上班感到恐惧。
“不想干”。专业术语叫“去人格化 ( Depersonlization ) ”,对组织和同事都很不满,对客户关系冷淡,不把自己当人,也不把别人当人。这种情况下经常有冲突是必然的。
“我不行”。专业术语叫“低个人成就感 ( 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 ”,对自己的工作评价低,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怀疑自己的价值。经常说的是“我不行,我没用”。
“倦”可以,“怠”不得
“倦”,是疲倦、厌倦,是心理感受;“怠”,则是怠工,懈怠,是外界行为。
很多人一旦开始“倦”,就自己主动“怠”起来。这样其实会更加疲劳,形成恶性循环。电影里爬山要冻死的人,队友会抽他的脸——不要睡不要睡!其实越是倦,越是要打起精神去应对自己,不要怠起来。
首先是理解和允许自己进入倦怠——“哎呦,您又来啦”。然后快速找到自己的倦怠点,应对这个倦怠,应用我教你的招数,尽快地恢复状态。
每一次倦怠,就像跑步三公里的极限期一样,保持节奏、深度呼吸、放松心情——只要熬过去,你会觉得自己又能跑一大截。
没有人能不倦怠,但是高手能快速从倦怠里反弹。
倦怠是“精神和体力的入不敷出感”,也是快节奏工业社会的现代病,它具有现代病的一切特征——和时代特征相关,大范围流行,周期性出现,谁都没法幸免,也无法被根治。但真正的职业高手都懂得和这个老朋友打交道——调整节奏、舒缓压力、增加动力、创造新的空间。有一种说法我很喜欢—— 倦怠意味着你在这一关打到头了,而新的一关的钥匙,就在你手上。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
Sort Order:  

Nice one

This post has been rewarded by the Steem Community Curation Project #wherein

老板说我的恢复进度不错。不必停下来休息。你们愿意继续撸小赞?还是先休息然后才来撸大赞?
另外,公司手机丢了。要加微信群的直接加瓜子老板吧 iguozi ¯(◉‿◉)/¯

Ha recibido un voto a favor de la comunidad WHEREIN, impulsada por STEEMIT INC. Gracias por usar WHEREIN

Terimakasih Sudah Menggunakan WhereIn, Postingan Anda Terpilih Untuk Mendapatkan Upvote Dari WhereIn Dan Di Dukung Oleh Steemit.inc !